您的位置:首页 > 详情页

【行端品正】用“清廉”涵养精神世界


来源: 作者:太原农商银行/薛爱红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27日]
分享至: 打印 大  中 

  有一条河,以其不竭的源泉,以其恢宏的气势,从遥远的历史制高点上奔泻而下,从清晰的价值分水岭上冲刷而来,这条河,就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长河。它绽放的是“清廉”的明媚,承载的是“清廉”的厚重。

  “清”,从水,青声。先人在造字时,凸显了“水”的鲜明的审美,一尘不染的质地,以柔克刚的力量,全在这随处可见的水里。如若水之清,必有水之品。“清”,还包含着“青”。青,是草木萌生的绿色,是生命的持久和永恒,是自然的力量与和谐。

  古人崇清尚清,他们或自觉地把“清”当作人生的旨趣,人格的追求。这“清”,是清正,是上古时期《书·舜典》里的“夙夜惟寅,直哉性清”,是对为官者言行敬谨、持心清正的要求。这“清”,是宁静,是清月之下道家庄子的“持其清者”,可耐得住寂寞,“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这“清”,是洁净,是清醒,是屈原笔下那一弯可以濯足的沧浪,是形容憔悴、颜色枯槁的屈原行吟泽畔之时,那一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悲愤之叹,如晨钟暮鼓,如空谷绝响。

  “廉”,从广,兼声。堂之侧边谓之“廉”。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能居堂屋之中者,必为有社会地位和势力的人,也可成为“庙堂官府之人”。细察“廉”字,也让人深叹前贤造字之用心良苦。“兼”字,像一只手持着两株禾穗,示意着为官者要把持两株禾穗当成一种追求,始终不能离开土地、不能离开百姓。

  廉者,一身正气,无私无畏;安于清贫,心守百姓。他们以“廉”换“心安”,以“廉”换来了百姓的赞许。我们忘不了郑板桥风雨潇潇,竹枝竹叶萧萧,诗人夜不能寐,起视推窗,心有所感,仿佛这萧萧竹声变成了另一种声音,一种让他魂牵梦绕的声音,那就是民间疾苦声。“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心系的是民间疾苦。他才感觉到肩上责任之沉重,心中压力之巨大,才有“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切身感受。

  其实,“清”与“廉”形影不离,两者相约结伴而行。庄子说,诸侯手中的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清廉之士可为诸侯之剑的剑刃。有了这锋利的剑刃,所向披靡。古往今来,有了清廉,方能践行战国时孟子的箴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有了清廉,方能如战国时屈原那样不以“身之察察,而受物之汶汶”。

  与清廉有约,矗立文化的高标,以从容的姿态,惯看潮起潮落;与清廉相守,践行人生的信仰,以忧乐的情怀,笑对云卷云舒。让我们在月白风清之下,大书一个没有杂念的“人”字,光明磊落、堂堂正正,铸就时代的丰碑,让“清廉”之誉,伴我们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