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农商行大力推进农村综合金融服务站建设,实现服务辖区内千人以上行政村全覆盖。如今,遍布大同市乡村的金融服务站已成为推进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也是该行践行“背包精神”的历史缩影。
定址定章定人,持续运营能力不断提升。在金融服务站选址过程中,该行充分考虑客户群体分类和金融服务需求,通过优化布局,以乡镇支行为中心,在较远的千人以上行政村进行选址,安装现代化设施,扩大普惠金融服务半径,并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健全业务培训和监督检查机制,完善《农村综合金融服务站管理办法》,确保业务开展有章可循、有制可依。筛选信誉高、能力强的合作商户或村民作为服务站站长,对交易记录建立的信息台账,进行有效监测,并明确责任客户经理按月巡检,定期对账。同时,强化对服务站相关人员的安全培训,杜绝假借农商行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等违法行为,保障农村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至此,农民足不出村就能办理领取各类政府补贴、转账、查询等业务,真正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联合宣传齐上阵,农村整体金融素养不断提升。“我还是第一次听金融知识宣讲会,以前只知道银行卡不能随便给别人用,今天听完才知道原来租借银行卡后果这么严重。”古店村村民李大爷高兴地说。李大爷所说的“金融知识宣讲会”,是大同农商行39家农村综合金融服务站联合开展的普惠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工作人员为到场的村民介绍银行账户出租、出借、出售的严重后果,深入讲解电信诈骗案例,发放宣传折页,并详细介绍存款、贷款、银行卡等金融产品,现场登记意向客户,村民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大同农商行通过普惠金融“服务+宣传”,在优化农村金融服务的同时,扩大金融知识宣传范围,依托农村综合金融服务站,开展“支行+金融服务站”联动宣传,成立宣传服务队,将产品、服务充分融入到农户生产、生活中去,提升村民整体金融素养,营造“懂金融、信金融、用金融”的良好氛围,构建安全、健康的金融消费环境。
定期开展培训交流,金融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每次的培训都受益匪浅,对服务好村民更有自信了!”服务站站长邓某参加完培训交流会,马不停蹄地回到服务站,继续为村民办理存取款业务,普及各类金融知识,现场村民都听得入了迷。大同农商行分发挥金融服务站主阵地作用,定期为服务站站长开展培训交流,详细介绍服务站的性质、宗旨和社会价值,讲述服务站在业务发展中的重要桥梁地位,深入剖析办理日常业务、服务辖内村民的意义。同时,详细讲解服务站日常工作中的要点,详细解读《综合金融服务站管理办法》,包含业务范围、业务规范以及站长管理的考核细则,介绍助农取款、余额查询的具体操作流程,并详细介绍“晋享贷”产品,包括申请方法、办理要求、授信流程等,为服务站站长有的放矢地推荐信贷产品,满足客户信贷需求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