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提出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并将其概括为: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五要五不”的提出,为高质量做好农商行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是新时代的金融“行规”,更应成为农信人的价值追求、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强化思想认同,把稳干事“方向盘”。农商行肩负着服务地方经济、支持实体发展、勇担社会责任和满足群众多样化金融需求的重大责任,其“高风险、高负债”更是有别于其他行业的显著特点,因此在工作中更需要系统全员,尤其是党员干部要常怀敬畏之心,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立正身、讲原则、守纪律。通过党建引领、习惯塑造、考核问责等方式,强化“审慎经营、合规操作、健康发展”的理念认同,时刻绷紧防范“风险”这根弦,坚守“红线”思维,从而更好地在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统一思想、统一行动。
强化习惯认同,守牢发展“定盘星”。规章制度中每个条款背后,不仅是法律法规约束的硬杠杠,更是以往教训案件的总结,没有一条是无中生有、毫无意义。当下,农商行工作千头万绪,外因诱因繁多,大到“唯业绩论”“唯当下论”,小到近年来各类检查中大错没有、小错不断,同质同类问题屡查屡犯的情况,都需要我们牢牢守住“合规发展、立足当下”的定盘星,纠正“重经营业绩、轻内控管理”的管理理念,把风险防范落实到实际日常操作中,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每一笔业务做起,从每一个行为做起,让“合规”深入全员意识,让意识规范全员行为,让行为成为工作习惯。
强化行为认同,打好合规“组合拳”。近年来,监管机构强监管、严监管已成为工作常态,农商行更需要守牢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对合规管理下长久之功,一以贯之。要建立健全合规管理体系,以省农商行规范性操作制度为基础,加强内部控制,规范业务操作,确保各项业务流程的合规性和规范性。要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建立严格的内部审批和前瞻内审制度,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对业务进行有效监测和合规管控,对各类风险进行准确识别和量化评估。要加强法人机构风险偏好、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建设,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风险。要加强员工的合规培训和教育,明确要求“对涉案人员和相关责任人要‘一案四问,上追两级’”。同时,要坚决杜绝“让人情破坏制度,让信任代替制度”,严防随随便便、漫不经心累积起来的思想麻痹,警惕性下降,进而突破原则底线的行为,确保全员“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