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页banner
您的位置:首页 > 详情页

农信笔耕集丨鱼水情


来源: 作者:沁水农商银行 张强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9日]
分享至: 打印 大  中 

  凉风习习的鱼塘边,胡小辛和鱼塘老板张二娃送走了最后一辆运往上海的活鱼车。

  “二娃,下个月我就退休了,干了一辈子,硬是从小辛熬成了老辛。以后贷款的事儿找我儿子吧,他在城关支行,就是步行街旁边那个。”

  “叔,恭喜恭喜啊,贷款的事儿不要操心了,现在鱼塘已经慢慢走上正轨了,您就好好歇着,享受天伦之乐吧。”

  “你也是不容易,一路上的艰辛别人不知道,我老辛可清楚的很。三年前的那场大洪水把你的鱼塘冲了个干干净净,命都差点丢了,现在回想起来还有些后怕……”说着,两人的思绪回到了那个可怕的夏天。

  三年前的那一天其实早有预兆,气象部门预测那周有大到暴雨,可是天上一直阴着天,也不见下雨。“十报九不准,天气预报怕是又放了空炮。”正在鱼塘干活的二娃向旁边一同喂饲料的媳妇秀娟嘀咕道。

  天雷滚滚,滚了一下午,一滴雨也没见,云倒是越积越厚,颇有“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架势,下午四五点钟就像黑夜一样。

  “二娃,你在哪儿呢?我听气象部门的朋友说要下大暴雨,你做了防范没有?”胡小辛急匆匆地打来电话。

  “吓唬人吧,能下多大?鱼有点缺氧,我开了增氧机。”张二娃不以为然。

  “你太年轻,不知道发大水的可怕,我马上过来!”

  接完老辛的电话,二娃有点发憷了,他赶紧叫上媳妇到库房里取防涝拦鱼网片,准备到几个大的池子去装上。

  挂了电话没多久,突然狂风大作,塑料桶子、帆布、饲料袋子被刮得满天飞。“真是个乌鸦嘴”,二娃赶紧和媳妇去找防涝渔网,等他们找到出来时,大雨已经倾泻而下,像是天上破了一个窟窿,豆大的雨点密密麻麻砸的人生疼。

  夫妻俩冒着狂风大雨,艰难的安装防涝渔网,雨水打在脸上,看也看不清。这时老辛驾着他那辆破捷达赶过来了,一同下来的还有老辛的儿子。大家伙齐心协力终于把网子都装好了。

  回到屋内,四个人累的都不想说话,二娃从口袋里摸出一根烟递给老辛,发现湿透了,无奈地说:“不好意思,天公不作美,烟都没得抽啦。”

  “你小子心太大,公众号里的提示没有看见?政府专门公告让大家做好应对暴雨的准备,你就不当一回事?四十年前的那场洪水,半个县城都毁掉了!你这儿离河道近,最容易受到影响。”老辛厉声说道。

  “我那会儿不是还没出生嘛。”二娃不敢看老辛,小声嘀咕道。

  雨持续不断的下,屋子里的气氛越来越凝重,鱼池的水位以肉眼可见的的速度涨上来。不远处河道里的水由清澈变的浑浊,由平静变的狂躁。

  一个小时,二个小时,三个小时,老辛坐不住了,他给气象局的朋友打了个电话问问情况。

  “这雨还要下多久啊?”老辛问到。

  “下多久我不知道,上游水库的水位已经邻近警戒线了,再下就撑不住要泄洪,政府已经着手疏散群众。不和你说了,我这儿已经忙成一锅粥了!”说完就挂了电话。

  泄洪?!碧峰水库距离这里不过一公里远,得赶紧撤。

  听到电话里的内容,二娃傻了眼,这个鱼塘是他们夫妻俩苦心经营三年多才有了现在的规模,池子里面还有10万尾鱼。

  “不行,我不走,老辛你走吧,我要看着我的鱼!”

  在场的人都知道泄洪意味着什么,老辛拖起二娃,“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材烧,命都没有了还要鱼干啥?走!”

  雨刷疯狂摆动,破旧的小车在狂风暴雨中感觉随时要散架,缓慢地向地势较高的南山艰难行进,一路上已经有几处明显的边坡塌方。

  第二天下午,雨终于停了。

  张二娃赶紧和媳妇找了个车回到鱼塘,一路上看到被风刮断的树木和滑坡后留下的泥泞,他们感觉压抑心慌。到了鱼塘后,眼前的一幕让他们顿时感觉天旋地转,媳妇秀娟甚至瘫倒在地。原来,洪水漫过了他们的鱼池,防涝网早就被冲开了,大部分鱼都被冲走了,剩下的鱼由于泥水污染,白花花的全部浮在水面上,场面触目惊心。

  张二娃愣住两眼无神,几年的辛苦努力瞬间付诸东流,农商行的贷款还有50多万没有还清。过了一会儿,他缓过神来,走到池边,捞起一条鱼,三斤多重的大鱼猛地甩了一下尾巴掉在地上。“这鱼还能卖,赶紧找人帮忙捞鱼!”张二娃兴奋地叫道。

  张二娃给亲戚朋友打了一圈电话。人们陆陆续续赶到,胡小辛也同支行的其他客户经理一起过来帮忙。有的负责抽水,有的负责捞鱼,有的推小推车,鱼太多了,冷库里面放不下,放在外面很快就会腐烂变质,新的难题又出现了。一个客户经理站了出来,我有几个搞冷饮批发的客户,我打电话问问他们。不一会时间,过来三辆冷链车拉走了最后剩下的鱼。

  回到单位后,胡小辛将鱼塘的事儿和支行行长汇报了情况,大家利用夕会一起商讨帮助鱼塘解决困难的办法。

  “二娃这个人踏实肯干,人品好,又机灵,一定要帮他挺过难关。”大家七嘴八舌提出了许多建议。

  晚上回到家,胡小辛翻来覆去睡不着,冷库里的鱼得赶紧想办法处理掉。从二娃创业伊始他们就认识了,一步步看着二娃带动周边乡亲致富,得帮帮他,况且背着那么重的贷款,鱼塘得尽快恢复生产。半夜十一点,胡小辛犹豫再三拨通了支行长的电话,商量明天一早去找董事长,一方面是沟通为二娃申请延期还本付息,另外一方面看能不能总行组织大家采购一批鱼,二百多号人一人买几条也不少呢。

  县里面很多企业都受到了洪水的影响,总行领导专门批示要求组织人员对受灾企业进行统计,张二娃的鱼厂也进入台账。很快通过“汛期受灾企业绿色通道”,二娃顺利办理了延期还本付息,加上之前处理的那批冷冻鱼,可以购买5万尾鱼苗和几个月的饲料。

  鱼池里时不时有鱼跳出水面,月光下闪现出一片片亮眼的银光,“再蹦跶把你捞出来吃了。”二娃笑嘻嘻地说。

  “不蹦跶你才要发愁嘞!”老辛调侃道。

  “叔,其实我想在养鱼的基础上搞一个垂钓乐园,类似于农家乐,城里的人周末,可以来钓鱼,还可以在这里住宿吃饭,再配套些小孩儿玩水的设施,生意肯定不错。”

  “有想法就甩开膀子干吧,你信誉好,在我们农商行是优质客户,国家对农村产业发展有很多扶持政策,回头我给你了解一下。等我退休了,过来给你打工,不要嫌弃我这个老头子啊。”

  “怎么会?感谢还来不及呢?这么多年多亏了您的帮助。”

  “提前预祝二娃大老板生意兴隆、财源滚滚!”

  “托您的福,一定一定。”

  月下的鱼池波光粼粼,二娃滔滔不绝地讲着他对未来的规划,新农村的美好画卷在这个小小的鱼塘逐步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