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
“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活动
再度启动
本次宣传月的主题是
“反诈是门必修课筑牢防线守好责”
2025年6月16日
公安部刑侦局发布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白皮书显示
过去一年里
国家反诈中心平均每天
给各地推送
至少66万条诈骗预警指令
相当于警察蜀黍们
每分钟就要跑赢458个骗子
同样,在山西农商银行
有这么一群可爱的人
为了守护好群众“钱袋子”
时刻都在争分夺秒
与警方齐心协力
与诈骗分子赛跑……
吕梁农商行拦截涉案资金8.5万元
2025年5月12日,客户裴女士前往吕梁农商行办理8.5万元取现业务,工作人员询问其取款用途及资金来源时,客户神色慌张地表示资金来源是其侄子为其转账,并低头频繁查看手机。在工作人员进一步询问资金来源、对手信息时,客户未能回答且称需要去营业厅外拨打电话,随即离开网点。
该支行迅速将可疑情况上报总行运营管理部,并在内部工作群提示客户风险信息,同时,与离石区反诈中心反馈该客户异常取现情况,经反诈中心指导对其账户进行临时管控。次日,云南公安冻结其该客户账户资金8.5万元,该行工作人员凭借敏锐的警觉性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成功拦截涉案资金。
襄汾农商行拦截一起涉诈资金转移
2025年5月13日,客户张某前往襄汾农商行某支行办理取现业务。经办柜员在询问资金来源及用途时,发现其言辞含糊,前后表述不一,立即提高警惕并向总行运营管理部反映情况。反诈人员通过排查,发现其账户存在多项可疑特征,随即报警并采取紧急管控措施,成功阻断资金转移,受到福建省三明市公安部门表扬与感谢。在此次事件中,襄汾农商行通过“人防+技防”双重保障机制,实现了风险预警、核查拦截和后续追踪的全流程闭环管理,彰显了该行在防范电信诈骗领域的专业能力。
阳城农商行拦截一起电诈风险事件
2025年5月21日,客户李大爷急匆匆走进阳城农商行某支行,称因儿子买房急需办理一张借记卡。工作人员秉持着对客户资金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耐心与客户拉家常展开交谈。原来,李大爷此前在网上发布了出售“古钱币”的消息,随后便被不法分子盯上。骗子以高价收购为诱饵,不断利用其急于变现的心理,诱导其办理银行卡缴纳定金,下一步很可能被卷入电诈漩涡。面对这一紧急情况,工作人员立即与当地派出所取得联系,随后,民警到达现场对李大爷进行安全教育,成功拦截一起电诈风险事件。
高平农商行拦截涉案资金4.6万元
2025年5月24日,一对神色慌张的夫妇匆匆走进高平农商行某支行,要求取现4.6万元。面对工作人员询问,二人言辞闪烁,先以“缴纳房租”搪塞,后又拨打“朋友”电话求助,这一系列异常举动立即引起了工作人员的警觉,意识到客户可能涉诈并立即启动应急机制,一方面耐心安抚客户情绪,巧妙化解诈骗分子远程操控;另一方面及时拨打110报警。在各方紧密配合下,辖区民警迅速抵达现场,将夫妇二人带离调查,成功拦截涉案资金。
孝义农商行拦截假冒“律师”电诈
2025年5月24日,一位神色匆忙的客户来到孝义农商行网点,要求办理转账业务。当运营主管在询问转账用途时,客户透露因投资亏损,在网上联系到一名“维权律师”,对方承诺能追回损失,但需提前支付一笔律师费。凭借丰富的反诈经验和职业敏感度,工作人员立即意识到这可能是典型的“投资维权类”诈骗:不法分子常利用投资者急于挽回损失的心理,以虚假承诺诱导转账实施诈骗。工作人员一边安抚客户情绪,一边结合近期真实案例,向客户讲解诈骗分子的惯用手法,经过深入沟通,客户最终放弃转账,并由衷感谢:“多亏了你们的细心提醒,不然我的血汗钱就打水漂了!”
岢岚农商行揭穿“高息理财”骗局10万元
2025年5月26日,60多岁的张大叔来到岢岚农商行某支行办理10万元现金支取业务。工作人员在与客户交谈中发现,其反复提及取现需归还朋友借款,对方只要现金,不要直接转账,但无法说出朋友信息,立刻察觉到其可能遭遇“新型取现”诈骗,于是及时向负责人汇报这一情况,该支行负责人耐心向客户讲解近期投资理财、“杀猪盘”等骗局,劝阻其切勿让蝇头小利冲昏头脑。客户方才表示自己在网上认识一新朋友,对方承诺有高额回报投资,如果不是银行工作人员劝阻,可能已被骗光积蓄。第二日,为进一步确保客户资金安全,该行工作人员与民警一同上门对张大叔进行回访,确认其未陷入诈骗陷阱,张大叔对岢岚农商行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高度责任感表示由衷的感谢,表示今后一定会提高警惕,不再上当受骗。
乡宁农商行破解“借卡”电诈迷局
近期,一位年逾古稀的阿姨神色慌张地走进乡宁农商行某支行求助,将手机递给工作人员:“我为这个宗教机构工作了七年,每天抄写经文、录制视频发送给他们。今天终于说要给我公职身份,让我提供社保卡号,每月发8800元工资。但我不敢相信,只相信你们农商行工作人员,快帮我看看是真是假!”经过耐心沟通,工作人员了解到事情全貌。七年多来,诈骗分子用嘘寒问暖编织情感陷阱,通过宗教信仰一步步操控老人,要求其提供银行卡号。该行工作人员耐心讲解出借银行卡的危害以及诈骗分子的多重套路,阿姨随即表示,今后不再轻信所谓高薪公职工作,不让诈骗分子有可乘之机。
反诈是门必修课——借卡背后的“黑色产业链”
看似简单的“借卡”行为,实则是电信诈骗黑色产业链的重要一环。犯罪分子通过各种手段诱骗他人出借、出售银行卡,用于接收诈骗所得资金,并迅速进行拆分、转移,以此逃避警方追踪。这些银行卡一旦被用于洗钱、网络赌博、电信诈骗等违法活动,持卡人将承担严重后果:
●法律责任: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仍提供支付结算帮助,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最高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
●信用受损:出借银行卡导致账户异常,可能被银行列入“涉案账户管控名单”,限制办理业务,甚至影响个人征信,对今后贷款、信用卡申请等金融活动造成阻碍。
●财产损失:犯罪分子可能进一步获取持卡人个人信息,盗取卡内资金,或利用银行卡关联的其他账户实施诈骗,造成经济损失。
筑牢防线守好责——全民反诈,拒绝“卡”住未来
1.认清危害,守住底线:切勿因蝇头小利出租、出借、出售银行卡,拒绝成为违法犯罪的“帮凶”。
2.谨慎交友,核实身份:对他人提出的“借卡”“转账”等要求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高额回报”承诺。
3.及时挂失,定期自查:发现银行卡丢失、被盗刷或账户异常,立即挂失并报警。
4.主动普及,共筑防线:积极向身边亲友普及反诈知识,共同抵制“借用银行卡”等违法行为。
如果您发现银行卡被他人冒用,请第一时间联系银行工作人员或拨打110报警。山西省农商银行将始终与广大客户携手同行,守护每一位客户的财产安全与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