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页banner
您的位置:首页 > 详情页

打造“背包银行”新形象 绘就美丽乡村好画卷

夏县农商行以“小安”“小夏”作为背包金融品牌“代言人”
来源: 作者:夏县农商行 胡兴国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6日]
分享至: 打印 大  中 

  去年以来,夏县农商行在传承“背包精神”和打造“背包银行”新形象工作中,以“小安”“小夏”作为背包金融品牌“代言人”,开启了夏县农商行“背包银行甜美到家”的发展新征程。今年一季度,综合考评取得了全省第8名的优异成绩,二季度再接再厉,顺利实现“双过半”。截至6月末,该行各项存款100.31亿元,较2023年底净增15.1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74.65亿元,较2023年底净投放11.54亿元。

  四个维度

  将“背包精神”内涵转化为品牌形象内核

  夏县农商行聚焦背包精神“先进性、群众性、本土性、专业性、坚韧性”五个方面鲜明特点,围绕“背包金融+业务融合+三生计划+伙伴计划”的阶段性主题,打造无处不在的金融服务,全面实现“小而美”银行的价值定位。“背包银行甜美到家”从“无处不在的服务团队”“无所不及的金融产品”“无人不晓的金融服务和无微不至的极致追求”“客户心中的必选银行”四个维度把“背包精神”打造成为夏县人必选的生活银行。

 四项业务

  定位助力品牌落地

  在打造“服务乡村的甜美银行”方面,机关成立乡村振兴部,按区域特点设五个办贷中心,配备专业团队,实现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通过“背包金融”走进乡村、田间地头,和老百姓交朋友,让金融活水润泽到每一个发展梦想、服务到每一户父老乡亲;将信贷流程和夏县经济深度结合,创新信贷工厂模式,以高效、智能的流程,优化信贷服务,让每一笔资金都能快速精准地流向最需要的地方;精心打造三大特色产品系列,覆盖特优农业、生意周转、生活消费。

  在打造“服务小微的普惠银行”方面,秉持普惠金融服务理念,让各行各业享受到平等优质、安全优惠的金融服务;以情怀倾注普惠,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拥抱金融科技,不断提升服务能力与服务水平,加强与小微合作和交流,成为广大小微客户的金融中心、信息中心、服务中心;积极与小微客户一起讲好小微故事,建设好服务小微平台,合力打造好小微金融生态圈。

  在打造“服务家庭的安心银行”方面,大力探索生活服务的创新升级,举办丰富多彩的沙龙活动,通过生活服务的多元支持,让“背包精神”成为乡镇居民家庭服务必选,让“背包峡”成为大家熟悉的好邻居和可靠的好朋友。

  在打造“服务生态的绿色银行”方面,以崭新的品牌形象,启航“服务生态的绿色银行”新征程,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号召,让“背包精神”成为绿色金融的先行者,以金融为笔,绿色为墨,书写服务生态、助力绿色发展的新蓝图。通过“政府+产业+农户+银行”的共同推动,设立了“乡村振兴”专项资金——“甜美乡村·共富资金”,投入专项支农资金,用于助力夏县的乡村振兴,助力“中心县城、特色小镇、和美乡村”的发展,共同实现夏县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环境优美、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未来。

  六项文化

  建设增强“背包精神”源动力

  背包精神历久弥新、赓续发展,夏县农商行以“文化”为媒,赋予“背包精神”新的服务内涵。通过党建文化党员亮身份、公示牌、示范岗等举措,激发“背包精神”先进带动作用;通过考核文化月初预测,月中督导,月末测算,次月对比,全员积分管理,激发员工“背包精神”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信贷文化建立信贷队伍的准入机制,实行优胜劣汰的考评机制,按年对客户经理进行等级评定,打造作风扎实“背包精神”铁军,推进信贷业务全面转型,提升信贷资产质量;通过服务文化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打造“为老百姓办实事”的“背包精神”服务品牌;通过合规清廉文化抓员工教育、抓制度执行、抓监督问责、抓合规意识,前移风险关口;强化学习教育、加强廉政监督、整顿行风行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让大家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达到“从严管行、从严治行”,实现合规清廉、敬业务实的“背包精神”;通过人本文化提升员工价值感、获得感和幸福感,调动工作积极性和发展凝聚力,增强“背包精神”的源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