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信筚路蓝缕八十年,从屯留罗村的一束星火到如今全省资产规模最大、服务半径最长、服务实体能力最强的地方金融机构,靠的就是一代代农信人薪火相传的背包精神,靠的就是千千万农信人把背包精神转化为内在基因、肌肉记忆、文化血脉,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形成日用而不觉的行为习惯。对新时代农信人来说,只有传承好背包精神,才能在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考验中锻造核心竞争力,才能日益激烈的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在日益广阔的金融蓝海里扬帆远航。
传承背包精神要有如海一般的胸怀。“黄河落地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农商行就像那奔腾东流的黄河水,历经奔波折冲也不易其志,历经岁月侵蚀也不忘初心,历经河道变迁也不改所向,从黄土高原到山庄窝铺,从乡野集市到繁华商圈,哪里有经济流动,哪里就有农商行忙碌的足迹,哪里有群众需求,哪里就有农信人服务的身影。作为离大地最近、离百姓最亲的银行,选择农商行就意味着要有长期根扎乡土、默默坚守奉献的思想准备,就意味着要有比同行“早到一刻、迟走半响”的心理准备,就意味着要有“敢同困难争高下、誓助乡亲拔穷根”的精神准备。说易行难!当农信人特别是城市生活里长大的青年农信人真正踏上沟壑纵横的乡镇时,双脚第一次踩在泥泞的山路上时,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自然环境和物质条件的双重贫瘠,很难不对他们的思想产生冲击。然而,惟其艰难方显勇毅,用背包精神武装起来的农信人的难能可贵之处不在于他们不会为自己思考,而在于他们除了会分析“独善其身”的利弊得失更有“兼济天下”的胸襟情怀。“见天下有饥者如己之饥,见天下有溺者如己之溺”。起于苍茫,发于乡野,让农信人对群众忧乐有着更加深切的体会。相似的成长环境,让农信人有着更为强烈的使命感帮助农户逆天改命;相通的悲欢喜乐,让农信人更能设身处地的感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传承背包精神,就要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在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彰显“百姓银行”的赤子情怀。杜甫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反映了封建社会底层人民缺衣少食、无处栖身的悲惨无奈,而新时代的山西农信人则以“晋享贷”为主体,辅之以具有区域特色的“公积金贷”、“薪金贷”等贷款产品解决广大工薪阶层“购房难”“安居难”“日用难”的燃眉之急,让诚实守信者无后顾之忧,让积极生活者安心奋斗。
传承背包精神要有如山一般的厚重。古人云,“一诺千金”。农商行脱胎于信用社,自成立伊始就肩负着帮助农民发展经济过上美好生活的责任。背包精神五大鲜明特点“先进性、群众性、本土性、专业性、坚韧性”无不体现出对这一责任的践诺。农为邦本,本固邦宁,没有广大乡村的振兴,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复兴。农商行好比是头扁担,扁担的这头是乡亲们致富的期盼,扁担的那头是国家强盛的基础,一头是“民富”,一头是“国强”,农信人和他们天天打交道的农户兄弟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埋头耕耘在乡土,弯下去的是腰,扛起来的却是国泰民安的希冀。传承背包精神,就要有如山一般的厚重,勿以事小而不为,勿以事难而怕为,勿以事杂而乱为,对“客户的合理承诺”说到就要做到,对“职责要求”在岗就要担当,对“组织安排”接受就要落实,以真抓实干的付出不负先辈打下的“金招牌”,不负老百姓竖起的“大拇指!李白在事业受阻、生活受困的失意阶段曾写下“前有黄河冰塞川,后有太行雪满山”的诗句,感慨“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这一心境与今天想干一番事业却缺乏流动资金的农户、商户何其相似。新时代的农信人恰恰要在客户最急需的时候挺膺担当,以热情专业的服务为他们解决融资难题,让广大客户由衷认识到“农商行是百姓致富靠山”,用真金白银的支持助力客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传承背包精神要有如云一样的豁达。“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云之所以飘逸,在于其淡泊、洒脱、豁达,唯其淡泊而不争,唯其洒脱而不惑,唯其豁达而不嗔,方成进退裕如、怡然自得之势。农信人终日奔波于经济发展一线,既要经受愈加激烈的同业竞争考验,又要克服相对恶劣的自然条件挑战“一些偏远网点可能一天都见不到几位客户,办不了几笔业务”;时常还要面对挫折、磨难和别人的不理解“我们的一线员工进村入户、走街串巷,每天行走上万步,可能一笔业务都没有营销成功,可能一分本息都没有清收回来,但从不气馁,第二天再次踏入征途”;因金融业务和“本土银行”的特殊性,农信人有时也会陷入种种纠结中,一边是各色熟人的“说情打招呼”和“垒大户、挣快钱”的市场情绪,另一边则是“百姓银行”支农支小的主责主业和遵纪守法的职业操守,“利与义”“情与理”的交锋难免会让人内心泛起波澜。置身于纷繁复杂的环境中,肩负着多重艰巨的责任,一代代农信人在苦不言苦,担难不惧难,在田间地头创出“百姓银行”的口碑,在表里山河刻下“背包精神”的印记。盖其原因,就在于农信做到了“心底无私”。唯有“心底无私”,方能置身事内,超脱物外,如白云一般“天宽地阔、安之若素”。传承背包精神,就要做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不为浮华所惑、不为名利所动、不为人情所扰,在困难面前不打“退堂鼓”,助力客户致富不得“红眼病”,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握稳“定盘星”。
光荣在于平淡,艰巨在于漫长。传承“背包精神”不仅体现在一时一事上,而是把“背包精神”刻进农信人的基因中、血脉里、肌肉上,让“背包精神”成为农信人最鲜明的标签、最生动的准则、最厚重的底蕴。所有资源终会枯竭,唯有文化生生不息。相信大力弘扬“背包精神”的山西农信人一定能在黄河之滨、三晋大地焕发出更加闪亮的时代光芒!(尧都农商行李兆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