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页banner
您的位置:首页 > 详情页

阳高:向农而行 向小深耕 普惠致远


来源: 作者:阳高县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马海斌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5日]
分享至: 打印 大  中 

  阳高县联社始终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紧紧围绕“争进位、创一流”工作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省农商行“三期”战略要求及“六个实现”经营战略部署,向农而行坚守主业,向小深耕普惠金融,在省农商行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综合考核中,跃居全省第31名,全市第1名,创历史最好成绩,支农支小工作更上新台阶,各项业务稳健快速发展。

  “支农支小”实践

  (一)聚焦支农支小,深耕普惠金融品牌

  一是向“实”发力,加大了金融供给强动能。为顺应经济形势和政策导向,在认真研究了提升民营经济金融服务举措和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指导意见后,精准安排信贷投放,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积极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二是向“下”扎根,守牢了支农支小主阵地。坚定支农支小市场定位,进一步下沉服务重心,着力“做小、做散、做土、做细”。以县域“设施蔬菜——‘阳高红’”“畜牧养殖”“杏果种植”“有机旱作(杂粮)”“文旅康养”等特色产业为依托,找准产业发展着力点,在全县经济布局中注入更多农信活水。三是向“新”而行,利用科技赋能提升业务效率。积极推广“晋享e贷”,实现客户经理现场调查、资料上传、审批放款“一站式”办理,单笔贷款办理时间从平均3.5天压缩至1.5天;通过降低贷款利率、减免相关费用等方式,切实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二)锚定转型新局,完善普惠服务模式

  阳高县联社在服务“北肉基地”“塞上菜篮”建设过程中深切感受到:随着全县设施农业突破5万亩、农民合作社达892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首贷信用贷”“产业链金融”的需求持续攀升,农村金融生态正经历深刻变革。一是自身发展存在“温差”。县城网点的贷款营销完成率为102.14%,北部乡镇网点的贷款营销完成率较南部高21.33个百分点,资源配置不均衡。三是盈利创收存在“落差”。线上贷款占比仅21%,中间业务等创利能力亟待提升。

  (三)紧扣发展主线,擦亮百姓银行招牌

  一是加强队伍建设,注重综合营销。持续强化资源整合,聚焦客户经理队伍建设,严把“人员管理关、培训提升关、考核激励关”,着力打造“专业型、服务型、竞争型”营销队伍,为推动全社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二是积极搭建平台,引导全员发力。加大与发改委、税务部门等单位的对接,依托党建共创平台,按照“党建搭台、业务唱戏、多方共赢”的思路,积极对接“进村入企到户”两张名单、纳税ABM级企业,实现银企互利共赢。三是做好宣传推广,扩大声势影响。加强与当地政府、村委沟通,把整村授信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利用融媒体、政务平台等,结合“征信宣传日”“阳高杏花节”等活动积极开展宣传造势。

  【“背包精神”脉络】

  阳高联社的实践证明,当背包精神遇上乡村振兴的时代命题,就能化作滋养乡土的金融活水,“文化兴则农商行兴,文化强则农商行强”,支农支小是农信社的主业主责,既是国家政策的要求,更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是一项“久久为功”的长期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