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3日,客户杨女士神色匆匆来到泽州农商行某支行,要求从其账户中取款两万元。工作人员在与杨女士沟通业务过程中,发现其前后表述不一,这一异常情况引起了工作人员的警觉,随即与杨女士进一步开展交流。起初,杨女士有所抵触、不愿多谈,但在工作人员反复真诚沟通、耐心劝导下,她才道出实情:原来,杨女士因资金周转需要,在网上联系到一名“招联金融”客服专员,在与“客服”联系贷款事宜时,对方以“包装资金制造正常流水”为由,转入一笔两万元资金,要求她进行取现转账操作。
了解到情况后,工作人员当即向杨女士指出这是典型的电诈套路,所谓“贷款包装流水”实则是犯罪分子企图利用客户账户进行涉案资金转移的违法行径,如进一步泄露个人身份信息,还可能遭遇:
1.身份盗用冒用:犯罪分子可能利用受害人的身份证号、照片等信息,伪造证件办理信用卡、贷款等业务,导致受害人无端背负债务,影响个人征信记录。
2.精准诈骗升级:掌握详细身份信息后,骗子会设计更具迷惑性的骗局,比如冒充公检法、银行客服等,以“涉案调查”“账户冻结”等为由,诱导受害人转账汇款。
3.个人隐私泄露:受害人身份信息可能被贩卖到非法信息市场,被多个诈骗团伙利用,遭到频繁骚扰和诈骗威胁。如非法软件入侵手机通讯录,甚至影响家人、亲友的信息安全。
4.法律纠纷隐患:若骗子利用受害人的身份信息从事其他违法犯罪活动(如洗钱、开设虚假公司等),则会被公安部门调查,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自证清白。
工作人员向杨女士详细讲解了新型电诈的常见套路以及洗钱活动的严重危害,经过一番耐心劝说,杨女士终于意识到自己陷入电诈陷阱。随后,该行工作人员协助联系当地警方,为后续调查提供必要协助。
“贷款包装流水”防诈小贴士——
1.警惕“贷款刷流水”
正规贷款仅审核个人资质、还款能力,绝不会要求“取现转存”“刷流水包装账户”“支付手续费”,此类操作多为诈骗分子利用受害人账户洗钱,参与涉嫌违法!
2.保护账户自主权
任何要求频繁转账、跨行存取款的“贷款辅助操作”,本质上是想掌控受害人的账户及资金,务必坚决拒绝,守住银行卡和账户操作的主动权。
3.核实“金融客服”身份
网上联系的“金融客服”“平台经理”,需通过官方APP、官网或线下办公地点确认真实身份,切勿直接按照对方要求操作账户,更不要随意转账给陌生账户。
4.如遇可疑及时求助
若对方要求的操作让人犹豫、说不清用途,可向银行工作人员、家人或警方咨询,切勿因“怕麻烦”“被催促”盲目配合,银行工作人员的温馨提示往往能帮大家避开电诈陷阱。(省农商行运营管理部、泽州农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