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地处太行山中部西麓的阳泉峰峦滴翠、草木葱茏。沿着市区最高峰狮脑山蜿蜒的山路到达顶峰,百团大战纪念碑犹如一把利剑直插云霄,相隔不远的百团大战纪念馆庄严伫立,俯瞰着历史的沧桑巨变。
根植红色热土
铸就永不褪色的精神传承
阳泉农商银行就诞生于这片红色热土。在这里,产业工人集中,较早便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在这里,我党1922年领导了正太铁路工人大罢工并取得全面胜利;在这里,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了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略性进攻战役——百团大战,并取得了全面胜利,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在阳泉农商行的员工中,还常常听到他们家中老人生前所述的为前线赶制衣物、到战场上送水送饭、帮助八路军割草喂马等故事;在这里,中国共产党创建了历史上第一座人民城市,是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的一次成功实践,成为共产党人“进京赶考”的第一个“城市脚印”。
生于斯,长于斯。七十四年前,本着“深入农村、帮助农民、解决困难、发展生产”的理念,农村信用合作事业在新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经济发展的浪潮中星火燎原。1951年10月,阳泉郊区部分农民集资入股成立了任家峪信用社——阳泉农商银行的前身应运而生。在成立之初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跌宕起伏的岁月里,郊区信用社充分发挥组织农村闲散资金、支援建设社会主义大农业、帮助贫下中农社员解决生产生活困难、打击高利贷等作用,至1977年末,各项存款余额达4133万元,各项贷款余额593万元。七十多年间,农信管理体制几经变迁,但阳泉农商行服务农村、农业、农民的方向始终未变,“背包银行”的天然本色始终未变,深植红色根脉的文化传承始终未变。
厚植红色基因
做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的“同题共答者”
时光流转,太行的山风里依稀回荡着烽火岁月的号角声。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正经历一场从“煤城”到“多元创新之城”的新时代战役。阳泉农商银行传承红色基因,主动配合市委“14510”总体思路和部署,以金融之力服务“工业赋能育新、数字经济优先发展、服务业扩容提质”战略,以金融之笔描绘这座百年工业老城“黑转绿”“老转新”的多彩画卷。
阳泉是老工业城市,华阳集团作为阳泉市支柱企业、制造业的领军企业,在2020年完成了从传统煤炭企业向新材料科技集团的华丽转身,在其流动资金出现困难时,阳泉农商银行牵头全省为其投放贷款27亿元,助力集团实施“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在立足煤、做强煤的基础上,布局钠离子电池、光伏、储能等新能源产业,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山西华鑫电气有限公司是一家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阳泉农商银行投放贷款910万元,助力企业不断加大创新研发投入,让曾经“粗大笨”的电气装备逐渐变得“高精尖”。目前,企业已全面跃升为拥有6个工业园区的高端电气装备制造企业,年销售收入近12亿元。此外,阳泉农商行近年来还培育了日昌晶新材料、晶赛生物科技、华坤机械等一批高新技术制造企业。
“数智新城”建设是省委赋予阳泉市的重要任务,阳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集聚了中电阳泉数字经济产业园等一批新兴产业项目,阳泉数科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负责管理运营产业园的企业,在阳泉农商银行信贷资金的支持下,持续推动“城市大脑”建设,拓展应用场景,努力打造智慧样板城市,并积极向数据服务商方向转型,目前该集团已有6个数据产品登陆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据第三方机构评估,价值3700余万元。
服务业扩容提质也是阳泉转型的重点方向。山西天元绿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省循环经济试点企业与国家级再生资源回收试点企业,是“国家级绿色工厂”。阳泉农商银行为其投放贷款3420万元,帮助企业引进废旧电器拆解生产线,助其扩大拆解能力,回收范围逐步由省内向周边家电消费大省扩展。阳泉天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父母代蛋种鸡、商品蛋鸡及有机肥加工等产、研、销为一体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工程企业,公司利用“5G+功能农业”,靠数据养鸡。阳泉农商银行投放贷款1900万元,助其引进先进的自动化喂料系统及智能环境控制系统,使其生产营销能力大幅提升。
阳泉农商银行持续推出“科创贷”“税贷通”“小微速贷”等多种产品,助力中小微企业升级创新,金融“活水”正源源不断流向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的“最后一公里”。截至6月末,阳泉农商行民营企业贷款余额105.1亿元,较年初净增6.64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5.52亿元,较年初净增4.64亿元。
传承红色文化
谱写新时代金融为民情怀
抗战历史给阳泉地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传承红色文化、助力老区振兴,阳泉农商银行将践行金融为民视为立身之本。
阳泉农商行与郊区、城区、矿区政府签订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并被各区选定为乡村振兴主办行,大力开展整村授信。截至6月末,共评定信用村68个,为4341户农户授信6.37亿元,3434户农户实际用信4.36亿元。一次次深入田间地头的金融服务,成为点燃乡村振兴的“星星之火”。
为提高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性,该行与各乡镇党委、村支两委、社区党支部等开展“双基共建”,与近30个政府职能部门、国企党组织签订共建协议。同时弘扬“背包精神”,派驻127名“金融助理”到各村支两委、社区,实行“百名金融助理定时定点驻村服务机制”,主动融入基层治理的方方面面,在各主体有金融需求时做到第一时间报到、精准服务对接。目前,我行各类业务客户总量达36万,覆盖了辖内1/2的人口。
“三资管理平台”是专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而设计的信息化平台,阳泉农商银行主动对接,助力郊区、城区、矿区搭建此平台,已实现188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全覆盖,以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目前188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已全部在阳泉农商银行开立账户,归集资金近9亿元。
得知郊区将打造在全省试点先行的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阳泉农商行尽力相助,主动推进农村产权资本化,通过产权交易平台获取信息,适时嵌入金融服务模块,成功为上千亩坪村、后沟村、大阳泉村、瀑里村等办理集体土地抵押融资5239万元,帮助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让农民在绿水青山中找到金山银山。
太行巍巍,初心如磐。阳泉农商银行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从光荣的革命传统中汲取信仰的力量、初心的力量、奋进的力量,用实际行动传承伟大抗战精神,努力让每一次服务,都成为“金融为民”的生动注解。(阳泉农商银行马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