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页banner
您的位置:首页 > 详情页

反诈防骗丨反诈是门必修课 筑牢防线守好责(四)


来源: 作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05日]
分享至: 打印 大  中 

  你知道吗?

  近期,

  电信网络诈骗形态持续演进,

  特别是洗钱环节,

  呈现出“线上+线下”深度融合、

  技术对抗不断升级的复杂态势。

  为规避公安机关和银行对银行卡管控等措施,

  电诈团伙花招百出,

  先是心理操控受害人转款,

  再是招募“工具人”提现或购买黄金,

  最后招揽“车手”拿取现金或黄金,

  瞬间完成赃款转移。

  反诈是门必修课,筑牢防线守好责。

  让我们擦亮双眼识破套路,

  同时也要守好个人账户筑牢防线,

  既要全民携手织密反诈防护网,

  更要让诈骗分子无机可乘!

  案例1:平定农商行警银联动拦截涉案资金16万元

  2025年5月8日,客户李某来到平定农商行某支行办理16万元大额取现业务。经办柜员依规询问资金来源及用途时,客户神情慌张称是向亲戚借款。柜员当即提醒客户警惕电信网络诈骗,并告知其参与洗钱可能承担的法律后果,客户随即不再回答任何问题。经办柜员察觉情况可疑,一边稳住客户,一边向反诈中心反馈。片刻后,客户又以临时有事为由离开网点。反诈中心民警抵达营业网点后,再次联系客户进行调查,成功拦截16万元资金涉案流出。

  案例2:汾阳农商行拦截“国能”APP诈骗投资开卡

  6月16日,客户苏女士来到汾阳农商行某支行办理银行卡。工作人员在询问办理银行卡用途时,苏女士先是表示用于社交账号绑卡,后又称是领取优惠。工作人员立刻提高警惕,并对客户反复进行风险提示,经细致沟通,客户方才吐露实情。

  原来,是苏女士母亲告诉她要办理一张银行卡,在绑定所谓的“国能”软件后,只需要进行“每日签到”就可以领取奖励,而且还可以参加“投资返利”,同村已有好多人获得返利。该行工作人员迅速报警并前往客户家中劝阻其母亲,在民警与银行工作人员耐心劝解下,苏女士及其家人终于意识到险些上当受骗,“多亏了你们认真负责,让我们可以及时止损!”苏女士连声道谢并表示将配合警方做好后续调查。

  案例3:夏县农商行破解“养老”诈骗陷阱

  6月17日,刚做完手术不久的客户张奶奶来到夏县农商行某支行办理存单支取业务。工作人员关心询问客户康复情况,张奶奶兴奋地表示打算购买一款“血液净化仪”和“发热床垫”。据张奶奶称,自己已在某体验店免费试用健康产品长达一个月,并且感觉背部疼痛明显缓解,认定此类产品具有神奇疗效。该行工作人员敏锐察觉到这是典型的养老诈骗套路,立即向张奶奶详细讲解此类骗局惯用手法,提醒她不要轻信商家夸大宣传。然而,张奶奶深陷其中,不仅听不进劝阻,还表示已缴纳500元押金,今天必须完成购买,否则就会错失良机。

  在办理存单支取业务时,恰好客户未携带身份证件,按照规定无法完成支取。工作人员担心过度劝阻引发客户情绪波动,便选择先安抚客户,表示愿意陪客户一起去体验店付款。抵达体验店后,银行工作人员先是亮明身份,后凭借专业的反诈知识储备和坚定的态度,与商家据理力争,成功为张奶奶追回500元押金,张奶奶终于认清骗局本质。

  案例4:泽州农商行警银联动截停150万元资金流出

  6月20日,泽州农商行一客户来到网点办理150万元大额现金支取业务。经办柜员在询问资金用途时,客户神情紧张、言辞闪烁,先以“朋友急用”敷衍,却无法清晰说明资金去向。鉴于客户行为高度契合电信诈骗受害人特征,该行立即启动“警银联动”应急预案:先以“大额取现需审核”为由暂缓办理业务,同时耐心安抚客户防止其受诈骗分子进一步蛊惑,并通过“警银协作绿色通道”联系当地公安机关。民警赶到现场后,与工作人员一同向客户普及反诈知识,最终使其认清诈骗套路真相,避免重大财产损失。

  案例5:汾阳农商行破解5万元“刷单返利”骗局

  6月25日,客户段某来到汾阳农商行某支行办理5万元存单销户业务,工作人员在询问资金用途时,客户称该笔款项为做生意资金周转。在办理业务过程中,工作人员听到另外一名客户与段某交谈,谈话中出现“不能转”“骗人”等字样,随即与段某开展进一步交流。

  经了解,段某近期使用一款名为“抖小客”的APP刷单好评赚取佣金,现有一台11万余元的钢琴,平台客服称可先行垫付6万元,剩余5万元由段某垫付并返还6%佣金,可获利3300元。工作人员立刻报警,并告知客户这是典型的“刷单返利”诈骗,一旦垫付资金,绝对无法返还。客户则坚持认为没问题,执意取款后转账。后经该支行柜员、大堂经理、运营主管、支行行长、公安人员多人轮番劝阻,段某幡然醒悟,表示自己不再参与任何“刷单返利”活动。

  反诈是门必修课——养老骗局背后的“温柔陷阱”

  看似关怀备至的“养老服务”“投资项目”,实则可能是针对老年人精心设计的骗局。犯罪分子往往以“投资养老”“以房养老”“保健品治病”“免费旅游”等名义,抓住老年人渴望健康、安心养老的心理,通过嘘寒问暖、小恩小惠等方式获取信任,最终骗取老年人的养老钱、救命钱,给老年人及其家庭带来沉重打击。这些骗局一旦得逞,受害者将面临难以承受的后果:

  ●财产损失:一生积蓄被骗光,多年辛苦攒下的养老钱付诸东流,导致生活质量急剧下降,甚至陷入经济困境。

  ●精神打击:被骗后往往伴随巨大的心理落差和自责,可能引发焦虑等情绪问题,甚至影响身体健康。

  ●晚年无依:部分骗局涉及房产抵押、投资失败等,可能导致老年人失去住所或基本生活保障,使原本安稳的晚年生活陷入困顿。

  筑牢防线守好责——守护养老钱,远离骗局保平安

  ●提高警惕不轻信:对“高回报投资”“保健品包治百病”“免费养老服务”等说辞保持清醒,天上不会掉馅饼,切莫因小失大。

  ●多方核实不盲从:遇到新推出养老项目、投资机会或保健品推销,多与子女、家人、社区工作人员商量,向正规机构核实信息,切勿独自做决定。

  ●保护信息不泄露:切勿轻易向陌生人透露个人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短信验证码等重要信息,不随意签署不明协议。

  ●主动关爱常陪伴:子女及家属应多关心老年人的生活和心理状态,定期沟通交流,了解其社交和消费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并提醒。

  ●普及知识筑防线:向家中老人普及常见养老骗局的手法和危害,帮助老年人提高反诈意识,共同构筑家庭反诈防线。

  小编温馨提示:如果您或身边老人遭遇养老骗局或疑似诈骗行为,请第一时间拨打110、96110报警。山西农商银行将始终与广大客户携手同行,守护您的资金安全!(阳曲农商行蔡东霞、平定农商行王慧萍、汾阳农商行王俊杰、夏县农商行卫敏、泽州农商行田玲、汾阳农商行王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