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上党区桥沟村,桃子挂满枝头,罐头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灌装、杀菌、包装,一箱箱象征着“桥沟印记”的罐头经质检后整装待发,将通过物流送往全国各地。
“7月是桃子销售时节,今年种的桃个大,鲜甜,你尝尝。”合作社老李开心地向长治黎都农商银行走访的工作人员说到:“这还是多亏了你们当初给我们授信50万元的贷款,如果没有黎都的这笔资金支持,我可能还在外地打工呢。”
“这里生产的罐头,都是选择当下季节的新鲜水果,现在是黄桃、杏,要是按照果蔬生长周期,加起来有十几种水果蔬菜罐头,一直以来,不管是发展农业还是投身食品行业,你们都一如既往的支持我们,多亏了黎都农商行这200万的资金支持,才能让我们的各个环节都能及时跟进,真正盘活了我们的项目。”企业负责人向实地走访的工作人员说到。
据了解,半年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景象:崭新的生产线因产品积压被迫停摆,投资600余万元建成的保鲜库与自动化设备静静闲置。桥沟村绿色无公害果业基地深加工项目在去年6月试生产时产出40万罐黄桃罐头、1万罐杏罐头,因销售渠道不畅、品牌知名度低陷入停滞。
“看着崭新的设备闲置,我们心里比谁都急。”桥沟村李书记坦言,“不能让项目砸在手里,必须找懂行的人来盘活。”2025年初,在韩店街道党工委的牵线下,桥沟村支村两委远赴河南招商,最终与河南某食品有限公司达成合作。
“对方有成熟的生产技术和销售网络,我们有原料、场地和劳动力,正好互补。”通过洽谈,双方达成协议,村集体每年将增收30余万元。目前项目已解决村内及周边村90余人就业,工人年均收入预计可达5万元。
从项目停滞到产销两旺,政银企用一场“精准发力”破解了发展困局。桥沟村李书记表示,接下来村里将加快培育本土电商人才,推动“原料本地化、销售多元化”,让这个项目不仅成为村集体的“增收引擎”,更成为村民稳定致富的“长久依靠”。
近年来,长治黎都农商银行以金融助力乡村振兴为己任,把信贷转型着力点放在服务实体经济上,持续提升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水平,抓好信贷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提升支农支小等优质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覆盖面,积极助力服务区域乡村振兴,真正以金融“活水”润泽本土。(黎都农商行张晓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