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页banner
您的位置:首页 > 详情页

廿四节气 | 蝉鸣夏未尽 时序已立秋


来源: 作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分享至: 打印 大  中 

  立秋

     立秋与立春、立夏、立冬并称“四立”。也是古时“四时八节”之一。立秋后,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万物随阳气下沉从而开始从繁茂生长趋向成熟。老话说秋有三候:“一候凉风至”,此时的风已不同于盛夏的燥热,开始带着丝丝凉意;“二候白露生”,清晨的地面或植物上会凝结出细小的露珠;“三候寒蝉鸣”,感秋而鸣的寒蝉在秋日里愈发响亮。

灵石农商银行   张焕鼎

    太谷农商银行    张培琳

     天镇联社    郭翠香

       泽州农商银行   田  玲

       交城农商银行   樊冉冉

       山阴农商银行  王运礼

        孝义农商银行  方晓红

       泽州农商银行  栗阳阳

       大同农商银行  宋建波

       阳城农商银行  田哲禹

        左云农商银行  魏晓峰

         武乡农商银行   李静

       高平农商银行   张婧媛

         祁县农商银行 范昭余庆

七律·立秋

立秋初至夜微凉,风拂枝头叶渐黄。

远望青山云雾散,近观碧水映斜阳。

林间鸟语声声脆,陌上花香阵阵芳。

喜看稻菽千重浪,瓜果飘香谷满仓。

                         屯留农商银行  郝晓波

立秋吟

残荷承露坠珠圆,窗下虫吟渐觉绵。

一缕清风梳柳鬓,半帘疏雨润苔钱。

阶前梧叶初辞树,篱角黄花欲破烟。

莫道秋来多怅惘,浅斟淡月亦悠然。

                       朔州农商银行   徐智杰

秋日支农感怀

新秋乍起暑初休,农信情怀岁月长。

晓踏田畴询稼事,暮临村舍助农忙。

金风送爽千家盼,银汉流光万户仓。

助力丰收倾热血,初心未改意悠扬。

                左权农商银行  李雪姣

立秋即景

太行初换浅秋装,晚籁催凉过太行。

禾黍盈畴风渐爽,桑麻绕舍露微香。

檐前燕语添清韵,阶下虫吟送夏光。

最是漳河波渐静,一篙秋水映斜阳。

                        漳泽农商银行  李雪

立秋

暑气渐收风送爽,梧桐一叶报新秋。

蝉鸣高树声犹切,稻涌金波浪未休。

云淡天高鸿雁远,荷残柳暗露华稠。

闲观星斗移银汉,且待丰年醉玉瓯。

                          屯留农商银行  王晋豫

秋与秋光

我怀疑秋天在昨夜抵达了,

它没有敲响门环,

也没有在窗台上留下任何信件。

它只把银杏叶排在挡风玻璃上,

把果实挂在高高的枝头上。

秋,如此平常、无声地,

伏在生活的褶皱里——

我们称之为秋天。

当暮色如灰鸟的翅膀,

拍打着渐渐变暗的楼群,

此刻,在喧嚣市声的深处,

我的秋天也悄悄降临,

在不惑之年,

收获源起于内心的安宁与自得,

在无声的岁月里,

体会每一个失去与获得。

                         高平农商银行  田  玲

  立秋记忆

  儿时的立秋,是从祖母的竹篮里开始的。天刚蒙蒙亮,她就挎着竹篮往菜园去,回来时篮子里准躺着沾着晨露的秋梨,紫莹莹的秋葵,还有几个圆滚滚的红皮萝卜。“立秋要咬秋,咬走秋老虎。”她用粗布巾擦着萝卜上的泥,萝卜缨子上的水珠滴在青石板上,洇出小小的湿痕。

  那时的蝉鸣还没褪尽暑气,却已有了怯意。老槐树上的蝉们像是约好了,叫声里少了盛夏的蛮横,尾音总拖着点颤巍巍的调子。我和邻家孩子趴在树干上数蝉蜕,指甲缝里塞满树胶,忽然有片梧桐叶落在脖颈里,凉丝丝的,像谁悄悄塞了块冰。祖母站在院门口喊:“捡回来!立秋的叶儿能辟邪。”我们便捧着叶片往回跑,看她用红绳串起来,挂在我们脖子上,叶片的纹路在胸口晃成细碎的影子。

  晒秋是院子里最热闹的事。母亲踩着木凳往房梁挂玉米串,金黄的棒子垂下来,像给门框戴了串项链。我踮脚够最底下的玉米粒,被母亲拍掉手:“要晒足七七四十九个太阳,冬天煮糖水才甜。”竹匾里的辣椒红得发亮,祖母翻晒时总念叨:“红到根,来年粮仓满。”风穿过晒架,玉米叶沙沙响,混着辣椒的辛香,是立秋独有的味道。最难忘是傍晚的“贴秋膘”。砂锅里的排骨炖得酥烂,莲藕粉糯,祖母总把最大块的肉夹给我:“多吃点,冬天才不怕冷。”窗外的蟋蟀开始弹琴,父亲在廊下劈柴,木柴碰撞的“砰砰”声,混着锅里的咕嘟声,还有我们抢着说白天趣事的喧闹,把立秋的黄昏填得满满当当。

  如今再遇立秋,菜市场的秋梨依旧甜,却没了竹签串着的期待;超市里的排骨炖得再好,也少了砂锅里慢慢熬出的烟火气。只有偶尔路过老槐树,一片叶子落在肩头,那瞬间的凉意,忽然就撞开了记忆的门——原来儿时的立秋,早被藏在梧桐叶的纹路里,藏在玉米串的甜香里,藏在祖母那句“咬秋咬秋,岁岁无忧”的念叨里,一藏,就是许多年。(曲沃农商银行牛青武)

  藏在细节里的秋日小确幸

  空调遥控器的制冷键被按下去的次数越来越少,冰镇西瓜的甜腻还没散尽,风里已经悄悄掺了点别的味道。当第一片梧桐叶带着浅黄边儿落在帆布鞋上时,突然反应过来,那个总爱黏着人的盛夏,好像正踮着脚往后台退呢。秋老虎大概是收到了上班通知,藏在街角巷尾的小变化,像口袋里的糖等着有心人一颗颗掏出来尝。

  露水先一步收到降温暗号。清晨被窗台的反光晃醒时,发现月季花瓣上的露珠前一秒还在花瓣边缘滚来滚去,后一秒突然定住,像被施了魔法的碎钻。伸手碰了碰,凉意比昨天的空调风更清透,像咬开冰镇薄荷糖的瞬间,天灵盖都跟着冒凉气。楼下的阿姨已经开始晒被子,被单在晾衣绳上晃悠悠荡秋千,混着早上清新的气息飘上来,像刚拆开的香薰包,味道淡得恰到好处,让人想把鼻子埋进这股气息里打个滚。

  菜市场藏着秋天的剧透。穿拖鞋逛早市时,被摆的整整齐齐的糯玉米戳中萌点,一排排挤在一起,互相拉扯,像刚从田里摘出来的表情包,卖玉米的大爷说这是最后一批新鲜货,赶紧挑了三个,剥开时玉米肉嫩得能弹起来。转角的水果摊突然支起“柚子上新”的小黑板,穿碎花裙的老板娘正在演示剥柚子,果皮裂开时迸出的清香,瞬间把周围的西瓜味挤走半分。旁边的小姑娘举着半个柚子跑过,黄色果肉上还沾着白纱似的络,活像捧着颗会发光的小太阳。

  晚风送来的温柔暴击。路灯亮起时,公园里冰淇淋车的音乐还在循环播放,但买甜筒的人明显少了。穿白裙子的小姐姐抱着杯热奶茶经过,杯壁凝着的水珠滴在手腕上,她笑着甩了甩,像甩掉夏天的最后一滴汗。突然发现风里的热气真的在撤退,吹到脸上时带着点毛茸茸的质感,不像盛夏那样黏糊糊地贴在皮肤上。路边的烧烤摊支起了挡风帘,滋滋冒油的烤串香混着野花香飘过来,让人突然明白:秋天不是来接替夏天的,而是揣着新菜单的服务生,笑着问你“要不要尝尝限定款呢?”(山阴农商银行马成靖)

  秋之年轮

  夏意犹未尽,忽问秋已来。连日来的夏雨绵延,纷纷扰扰拍打着温热的街道,蒸腾的热气与氤氲雨雾相互缠绕,宛如纱衣随风起舞,穿行其中,似乎也有了美猴王腾云驾雾的本领。在路边挺拔的杨树荫下,不时飘落几片焦黄的叶子,抬眼望去,原本青翠的树冠深处,却早已密密麻麻挤满了蜷曲枯黄的叶子。原来,在中伏的暑热里,秋天已悄然踏入了四季轮转的轨道,以一抹淡黄为信,从容地来到了眼前。

  对于深嵌在黄土高原山坳间的小城,虽在午间仍显燥热,但在早晚开关车门时已没有了令人窒息的扑面热浪。夜晚在公园漫步也清凉了很多。亥时之后的广场,乘凉的人群早早散去归家休憩,只剩下零零散散的青年游荡徘徊,与夏夜喧腾的盛景形成了鲜明对比。远处蝉鸣渐稀,竟显出了几分寥落——仿佛这世界的喧闹,正一层层被时光的薄纱裹走。

  万物之生息,总是循着天道安排,悄然前行。路边的玉米田里,茎顶的雄花序和穗头的玉米须随着秋天的到来已渐渐干枯,苞穗开始灌浆逐渐鼓胀饱满起来,那原本高昂的头颅终于谦逊地垂向大地,酝酿着最后的冲刺,为着那即将到来的收获,默默积攒着饱满与深情。也只有在秋天,北方的作物才会在应时中走向成熟,在成熟中变得充盈,在充实中转入消亡。

  于是,纵使人生如树,一圈圈年轮终要刻下季节更迭的印记;然而那些经风沐雨的日子,那些曾经饱满垂首的穗子,皆为我们生命之树刻下不可磨灭的深度。我们虽然难免感怀如歌岁月的无情流逝,但更应该珍惜当下稍纵即逝的点滴光阴,在平凡的生活中,俯身拾起每一粒饱满的时光,在敬畏生命中为年轮增添更加色彩斑斓的私密纹理。(寿阳农商银行冀玉琪)

  立秋私语

  晨雾还未散尽时,路边掉落的槐花被雨水泡得发胀,像一群蜷在地上的小蝴蝶,翅膀湿了,却不肯收拢最后一丝灵动。空气里裹着暑气的余温,黏在皮肤上像层薄纱,想到明儿立秋,心里忽然就起了点波澜。

  不是期待骤雨般的清凉,倒是念起秋的性子来。秋在不同诗人的眼里,自有不同的况味。欧阳修看它是“刑官也,于时为阴”,从落叶里读出天地的肃杀之气,像老吏断案时的铁面;刘禹锡偏说“我言秋日胜春朝”,看晴空一鹤排云上,倒比繁花更有侠气,是仗剑走天涯的洒脱;王维在空山新雨后独坐,听松间明月照清泉,秋就成了禅房里的香,绕着“天气晚来秋”"的佛气,淡得不着痕迹;老年的杜甫则站在高楼望“无边落木萧萧下”,卷着“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豪气,从秋中读出了人生的浮沉和无奈。

  桌上的台历,一页页撕到立秋,忽然就不想再急着往前翻了。年轻时总觉得日子要过得轰轰烈烈,碰过壁、摔过跤才明白,真正的远行,不是脚程有多快,而是心里有多静。

  秋的宁静非寒凉可比,乃是滤去浮躁后显露的清澈心境。就像这满地槐花,看着是落了,却在泥土里藏着下一季的力气。半生跋涉沉淀下来的,从来不是沧桑,是让脚步更稳的底气,知道哪些该放下,哪些该握紧,才能在往后的日子里,走得更清、更定。(岚县农商银行李江)

  秋之序曲,诗意与希望的奏鸣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当这句诗在耳畔响起,我们便知晓,立秋,这个秋天的开篇之章,已悄然来临。

  立秋,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位,是夏秋更迭的关键节点。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35度,北斗星指向西南方,宣告着夏天的热烈逐渐退场,秋天的温柔缓缓登场。尽管立秋过后,暑气不会立刻消散,“秋老虎”偶尔还会发威,但早晚那丝丝缕缕的凉意,已在不经意间泄露了秋天的秘密。就像北宋诗人刘翰在《立秋》中所写:“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那一缕新凉,如同秋天的使者,轻悄悄地叩响了季节的大门。

  秋天,向来是诗人笔下的宠儿,立秋更是激发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笔下的秋天,辽阔壮美,水天相接,那是一种宏大的诗意;“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眼中的秋天,枫叶似火,比春天的花朵还要艳丽,这是一种热烈的诗意;“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曹丕所感的秋天,带着丝丝凉意和淡淡的哀愁,是一种静谧的诗意。这些关于秋天的诗句,或豪放,或婉约,都成为了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立秋,是自然的馈赠,是生活的启示。它让我们在炎热与凉爽的交替中,感受生命的更迭;在收获与期待中,领悟生活的真谛。它提醒我们,人生就像这季节的轮回,有热烈的绽放,也有内敛的沉淀;有辛勤的耕耘,就会有满满的收获。让我们怀揣着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和秋天一起,奔赴一场诗意与希望的约会,去拥抱即将到来的金色时光。(和顺农商银行李悦清)

  立秋随想

  蝉声忽然就钝了。不是戛然而止的决绝,倒像是被晨露浸透的丝线,风里悄悄藏了新酿的清冽,它掠过廊下晒着的玉米串,簌簌落下的,是夏天最后抖落的碎金子。

  田埂上的脚印还带着白日的余温,老农蹲在玉米地边,粗糙的手指抚过饱满的苞叶。指尖厚厚的老茧,摩挲着这即将成熟的秋天。常听老人念叨:“立秋三天,寸草结籽”。这朴素的俗语里,藏着土地最本真的季节规律。井台上的水桶轻轻晃悠,水面倒映的云影,似乎比七月淡泊了几分。井水也凉得透心,掬一捧喝下去,那股清冽直抵喉间,仿佛给焦躁了一整个夏天的心,轻轻敷上了一层薄冰。

  秋,从来不是萧瑟的序曲。它是天地在经历了无比热烈的生长之后,开始的那份深沉的沉淀与内敛的温柔。就像人过中年,褪去了年少的锋芒,却在眼角眉梢刻满了故事,每一道纹路里,都藏着“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的笃定与从容。“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金黄的丰饶,谁说不是另一种蓬勃的希望?立秋这一日,最宜收心,宜回望。在袅袅升起的炊烟里,细数那些深埋在泥土之下、正悄然萌动的希望。别担心蝉声渐远,自有清甜的桂香接踵而来。岁月流转,恰似翻书,总会有新的欢喜,在不经意间,悄悄染黄了时光的扉页。(介休农商银行武鹏彬)

  山远天高烟水寒”是“诗人的秋

  耕耘三农大地,结金融服务之硕果

  是农信人的秋

  秋意渐浓,天高云阔

  行走在秋光里的我们

  铺平生活的褶皱,奏响前行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