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页banner
您的位置:首页 > 详情页

太原农商行网点转型的智能化重构、人性化深耕与专业化赋能

从“窗口”到“枢纽”
来源: 作者:太原农商行李舒婕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9日]
分享至: 打印 大  中 

  在金融科技迅猛发展和客户需求持续升级的背景下,农商行网点转型已成为提升服务质效、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举措。太原农商行从硬件升级、服务优化和员工赋能三大维度系统推进网点转型,逐步构建起智能高效、服务精准、人员专业的现代化网点新生态。

  智能硬件全面覆盖

  赋能网点高效运营

  太原农商行以智能化设备布放为核心,大幅提升业务处理效率和客户体验。通过精准分析网点业务量、客户类型和区域特征,科学配置各类智能机具,实现现金类智慧柜员机覆盖率86%,移动展业设备全覆盖。截至目前,该行智慧柜员机业务分流率已达40%,有效将低效柜面业务迁移至智能终端,释放人力资源。例如,该行在业务量较大的城区网点布放多台多功能智慧柜员机,支持现金存取、转账、开户等高频业务,有效缩短客户等待时间达40%以上。同时,通过推动网点柜面及智能设备业务均接入集中运营平台,有效实现业务集约化、标准化处理。

  个性化服务精准触达

  提升客户体验

  针对老年客户和高净值客户等不同群体,太原农商行依托数据分析深度挖掘客户需求,提供差异化服务。通过行为偏好识别,实现“合适产品推荐合适客户”,显著增强客户黏性和满意度。该行在部分网点推出“老年客户专属通道”,配备大字版智能终端和一对一辅助服务,全年服务老年客户超5万人次,获得广泛好评。同时,高净值客户可享受专属理财顾问等增值服务,有效实现此类客户资产规模增长。此外,通过网格化营销机制,该行建立“城乡一体、全域覆盖”的服务网络,深度挖掘存量客户潜力,推动代发工资、账户年检等高频业务集中处理,大大提高了服务效率。

  员工培训与机制创新

  激发团队活力

  太原农商行高度重视员工综合素质提升,通过岗位整合、轮岗机制和专项培训,打造“一岗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持续开展员工岗位配置工作,结合业务发展、岗位优势、个人意愿等,对员工岗位进行优化调整。开展优秀微贷客户经理优选重点营业网点工作,优化客户经理岗位配置,提升微贷业务在各支行的服务质量和业绩水平。

  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差异化考核体系,明确各岗位考核重点与激励规则。建立健全员工交流轮岗机制,让网点员工在实践中逐步胜任柜员、大堂经理、客户经理等多类型岗位,全面提升员工的综合业务素养,进而增强网点的整体服务能力,充分彰显员工在转型中的价值,提升岗位协同效率。例如,一名原综合柜员经轮岗培训后转型为客户经理,半年内成功成为网点业务骨干。此外,该行重点加强网点负责人管理能力培训,推动其成为转型的坚定执行者与团队核心。通过定期开展转型理念宣导和技能竞赛,增强员工认同感与归属感,为网点持续转型注入动力。

  太原农商行通过硬件智能化、服务个性化、员工专业化“三轮驱动”,系统推进网点转型,不仅提升了运营效率与客户体验,更激发了组织内生动力。未来,该行将继续深化转型成果,提升服务体验,构建更智能、更温暖、更高效的金融服务新格局,为区域经济发展贡献更大力量。